猫咪百科
选择宠物
狗狗 猫猫
猫在中国历史来源
编辑:时间:2022-06-16来源:

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猫奴?

明世宗朱厚璁,也就是嘉靖皇帝对猫情有独钟。他的猫叫“虬龙”,据说这只猫死后,他几天不吃不吃不喝,将猫葬在万岁山,并为猫立碑。我们都知道武则天对猫是十分厌恶的,但是嘉靖皇帝却对猫情有独钟。在我国的传说中,猫有九条命,嘉靖皇帝又十分迷信道教,嘉靖甘为猫奴,就是为了沾点猫的“福气”,增加自己的寿命。嘉靖皇帝十分喜爱自己的两只猫,一只猫叫“虬龙”,他还专门以帝王的身份举行仪式为这只猫赐名,并且等到猫死后,还要求大臣为猫做祭文。嘉靖皇帝几乎每天都和两只猫同吃,同玩同睡。据说嘉靖皇帝20年不理朝政,就是因为沦为了猫奴。嘉靖皇帝并没有因为猫而活得更久,他玩物丧志,长期服用丹药,60岁暴毙而亡。文/红雨说历史
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作者,马上删除。

猫在中国历史来源

为什么中国古代传说没有猫精、猫妖?

一直以来我国最常见的会变成人的妖怪就是狐狸精、玉兔精、蛇精之类,都是看上去就精灵古怪的动物,作为精…

猫在我国有多长的驯化历史?

我是萨沙,我来回答。大家千万不要小瞧猫咪,它对于中国有着巨大的意义。对于古人来说,最重要的就是粮食。古代的粮食产量很低,主要是小米等工作物本来产量就不高,加上农业技术落后。当年的一亩田收入,往往只有今天的十分之一。那么,大部分中国农民其实就挣扎在温饱线上。这种情况下,本来就有的粮食,就存在保存问题。而对粮食保存威胁最大的,并非火灾、水灾,而是。可恨的老鼠。别看老鼠小,它是可怕的大胃王。根据现代科学分析,老鼠一天一般吃掉相当于体重百分之十五左右的粮食。但是,这只是发现食物不足的时候。如果食物足够多,老鼠可以吃掉相当他体重两倍的粮食。一只体重250克的小老鼠平均一年就可采食13公斤。如果一个粮食仓库有1000只成年家鼠的话,一年内消耗的饲料能达到13吨!更可怕的是,老鼠繁殖能力惊人。在食物、水源充足的养猪场环境下,老鼠一年可产5-8胎,窝产仔数5-10只,小老鼠初生2-4个月就可以繁殖后代。有理论数据计算:1对老鼠一年内可以繁殖的后代数量,加起来可以达到5000只以上。但是,人是很难对付老鼠的。即便今天人类发明了老鼠药、老鼠笼子、老鼠夹子、老鼠粘板等等无数东西,也是对付不了老鼠。那么,老鼠的克星来了,就是猫。根据遗传学家的计算机评测结果,野猫共有四个亚种,包括欧洲的欧洲野猫、中亚的亚洲野猫、南非的非洲野猫、中国的荒漠野猫
中国境内的荒漠野猫,是猫科动物中分布最广泛的物种,其分布地包括印度尼西亚、菲律宾、婆罗洲、中南半岛、中国、朝鲜半岛、印度、巴基斯坦等。古人很快发现,野猫也经常在粮食仓库和家的附近徘徊。它们不是在偷粮食,而是在捕鼠。而野猫捕鼠的效率极高,大大减轻了鼠患。于是,中国的古人就开始将野猫留在仓库和家中,定期喂食。虽然野猫性子很野,但逐步也被驯化,成为家猫。自然,驯化猫其实是非常困难的。因为猫和人天生不亲密,猫也有着比狗还强的忍耐力和适应力,宁可游荡在野外也不会随便成为人的宠物。驯化猫咪,花费了人类巨大的精力和漫长的时间。一万一千年前,人类将狼驯化成狗;九千年前,人类将野羊驯化成羊;八千年前,人类将野牛驯化成牛;同样还是八千年前,人类又将野猪驯化成了猪;大约五千年前,野马和野鸡也被人类分别驯化成了马和鸡。那么,猫是什么时候才被驯化的呢?早在2001年,中国考古学家就在中国陕西省泉护村遗址,发现两只猫的八块头骨化石。该化石显示中国养猫的历史至少有5,300年。当时中古古人食用的主食是粟米,分析猫骨骼...

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到猫是什么时候?什么地方?爱问知识人

猞猁是中国最早的“猫”据介绍,猫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,然而,猫来自哪里?如何来的?与其它动物有什么关系?研究发现,猫和猛兽如老虎和狮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祖先。这个祖先...

猫的由来

第1季 猫的培育史:单行道(1)搭顺风车的猫
在序言中,笔者已经明确提出了,所有的宠物猫都起源于2500年前的古埃及。那么,其它的猫呢?其它区域的猫祖先没有繁衍子孙吗?细思极恐,结合人类的发展历史,所有的现代人类都是起源于非洲。而猫的起源也是非洲的古埃及。那么其中有什么样的巧合呢?众所周知,地球母亲曾孕育了很多种人类,如:智人、尼安德特人、海德堡人、弗洛罗斯人等等。但是到了距今约1.5万年的时候,地球上却只剩下孤零零的我们的祖先—智人了,那么他们都跑哪去了呢?真相很残酷,智人发明了农业,然后就是“物竞天择、适者生存”。故而,我们可以大胆推演,在智人与其他的人类的战争中,其他人类的族群和家畜(猫)没有得到生物学上的繁衍机会(有的只是融入)。可以说,选择比努力更重要。当然也有另外一种可能:其它区域的猫祖先以另外一种方式在延续自己的血脉,那就是“野猫”中的某种亚种的存在。(如果真是这样,笔者会感到由衷的高兴。她们正以她们擅长的e69da5e887aa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1333431366432方式,高傲的活着。笔者曾言:每个人都是传奇,每段经历都无法复制。猫咪也是一样!选择了智人的现代猫的祖先得以将自己的基因延续,也将自己那可爱的粉爪扩散到了世界。最终变成了你家大沙发上那只毛绒绒的可爱。这也从现代生物学上得到了证明:
由法国科学研究中心及巴黎第七大学教授Eva-Maria Geigl领衔的研究团队,分析了200多只猫的DNA,这些DNA的提供者来自欧洲、中东和非洲的30多处考古遗址,时间跨度达9000年,不仅有生活在中石器时代(注:12000年前农业文明出现之前不久,当时的人类以狩猎采集为生)的罗马尼亚猫,也包括了20世纪的安哥拉猫。分析结果得出,现代家猫能够追溯到古代近东地区的野猫品种(Felis silvestris lybica)—这是一种跟如今的虎斑猫(Mackerel tabby)长得很像的小型沙黄色猫科动物。家猫起源于9000年前遥远的土耳其和埃及。而人类的第一批铲屎官,是埃及人—他们首先驯化了野猫。(在这里笔者想到英国王室家的线粒体。考古学的信史也说明这个结论。(科普一下,信史是指有文字或者文物证明的历史。在古埃及的墓穴中,出土了大量的猫咪木乃伊以及古壁画。在全球大多数文化中,猫咪都被当做宠物,只有古埃及具有猫崇拜。为什么会这样呢?科学家预测,或许是由于猫能够捕杀蛇或蝎子等这类有毒有害的动物,保护了人的安全,免受毒物的侵扰和伤害。此外,猫也能保护人类的...

关于猫的历史故事

1、陆游一生笔耕不辍,其中写给猫的诗就有十多首,在诗人中堪称佼佼者。这些诗中,有姓名的猫有三只,分别是小于菟(小老虎)、粉鼻、雪儿。陆游之所以养猫,一开始也是为了收拾老鼠。他喜好藏书,家里就是个书窝,但老鼠一直来捣乱,把他的书咬得一片狼藉,他专门写过一首《鼠败书》,来控诉老鼠的“罪行”。由此,陆游便养了一只小猫,由于小猫擅长抓老鼠,还给它取了一个霸气的名字—小于菟,意思是小老虎。2、陆游的《老学庵笔记》还曾记载,秦桧的孙女非常宠爱一只狮猫,有一天却突然丢失。于是就命令临安府的人限期找回,闹得全城皆知。3、2000多年前,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养猫,主要是为了消灭田鼠。《礼记·郊特牲》中就说,“迎猫,以其食田鼠也。(养猫是为了让它吃田鼠)
4、近代文人丰子恺也是爱猫如痴。他曾说:“猫的可爱,是群众意见。能化岑寂为热闹,变枯燥为生趣,转懊恼为欢笑,能助人亲善,教人团结。抗战胜利后,丰子恺居住在杭州。有一回,他养的猫丢了,十分着急,马上刊登寻猫启事,上面写着,对找到猫的人予以酬劳。5、1953年,一只叫威利叔叔的猫被车撞了,伤残严重。海明威不得不对着它的头开枪,以解除它的痛苦。一封留存至今的信里,流露出他深沉的情感:“这就好像对着一个我了解并爱了11年,断了两条腿并且痛苦呻吟的人开了枪。8年后,海明威饮弹自尽。死前,他不忘在遗嘱中安顿家里的猫,将遗产留给了猫咪们,让它们世世代代都衣食无忧。参考资料来源:中新网-【古人有瘾】猫奴诗人陆游:一边撸猫,一边喝酒
参考资料来源:中新网-养猫的理由又多了一个:猫要有同类于是有了文艺青年

中国古代有猫吗

在我国西周时的诗篇《韩奕》中就有“有熊有罴,有猫有虎”二句,后来此诗收入《诗经》之中,成为大雅中的一篇。这是一首歌颂古代诸侯王一一韩侯的诗,写到了古代韩国地方的壮美和富庶,具备了多种动物得以生存的条件。在《礼记·郊特牲》中,也有关于猫的记载,“古之君子,使之必报之一一迎猫,为其食田鼠也。说他们喜爱猫是因为它能保护庄稼免受鼠害。可见,这时的人们已经认识到了猫能捕食老鼠,造福人类,因而人们在祷告丰年时祭祀猫,把它作为神物看待。《诗经》中的文字是公认的中国历史文献中最早的关于猫的有说服力的记载。但这时的猫还没有被驯化,只是野猫而已。它们捕鼠还只是自身的需要,在捕鼠的同时也捕食一些小动物,如古人所说:“虽善执鼠,更爱搏鸡。甚至在前面提到的《韩奕》中把猫同虎一道归入猛兽之列。在我国的汉字中有音、形、义之分,因而“猫”字也同样包含这三个方面的意思。很多人认为,猫的名称,从语音方面考虑是根据猫呜叫之声而来的。远古的人们发现,有一种不知名的动物,它们善于捕食田鼠,而又经常发出“喵喵”的叫声,久而久之,引起了人们的注意,人们也就以这种动物的叫声来给它命名为“猫”了。明代李时珍曾在《本草纲目》中也坚持这样的观点:“猫”的读音有“苗”、“茅”二音,“其名自乎”。又因猫鼻常黼鼾而呼吸,也有人把猫叫做“咪咪”或“猫咪”,也有称“咪猫”的。还有人把形和义结合在一起去推测猫字的由来。他们认为猫的名是因其能捕田鼠,保护禾苗。宋代陆佃就是其中一例。他在《埤雅》中是这样解释猫字含义的:“鼠善害苗,而猫能捕鼠,去苗之害,故猫之字从苗,诗曰:有猫有虎,猫食天鼠,虎食田彘,故诗以誉韩奕而记曰:迎猫为其食田鼠也,迎虎以其食田豕也。而进化论学者达尔文“猫肥牛壮”的理论为这种说法提供了更形象、更科学的理论依据。所谓“猫肥牛壮”是指:猫善捕鼠,鼠善食蜜蜂,而蜜蜂可为苜蓿传授花粉,促使苜蓿生长。苜蓿是牛不可缺少的优质饲草,有了丰富的优质饲草,牛自然就会肥壮起来。多么完整的生物链系统,并且猫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1333363393564在这一系统中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,这也为猫字在形体上从“苗”提供了科学的依据。所以有时把猫称作“息鼠”或“鼠将”是十分形象的。

猫的起源史

在40000万年以前,地球上正是哺乳动物兴旺发达的时期,有一种动物叫做剑齿虎。它可以说是猫的最早的祖先,它在2万年以前已经灭绝了,现在我们只能在生物、地质博物馆看到它的化石,想象着它那令人生畏的样子。还有一种说法是,猫和狗的共同祖先是一种很久以前就灭绝了的动物—古猫兽,熊、黄鼠狼、浣熊、狐狸、美洲小狼等许多动物的祖先很可能也是这种动物。根据考古发现的结果和对古生物的分析、研究,这种动物生活在树上,跟猫、狗有着相似的外表,身体较大,尾巴较长,腿较短,能象猫、狗一样自由伸缩爪子。家猫是由野猫不断进化而来的。亚洲家猫的祖先是印度沙漠猫、欧洲家猫的祖先是非洲山猫。一些古生物学家在南欧和北非的古代地层中发现了众多的野猫遗骨,因而可推测猫在上新世冰河期就已经是足迹遍布的野生动物了。在40000万年以前,地球上正是哺乳动物兴旺发达的时期,有一种动物叫做剑齿虎。它可以说是猫的最早的祖先,它在2万年以前已经灭绝了,现在我们只能在生物、地质博物馆看到它的化石,想象着它那令人生畏的样子
在40000万年以前,地球上正是哺乳动物兴旺发达的时期,有一种动物叫做剑齿虎。它可以说是猫的最早的祖先,它在2万年以前已经灭绝了,现在我们只能在生物、地质博物馆看到它的化石,想象着它那令人生畏的样子。还有一种说法是,猫和狗的共同祖先是一种很久以前就灭绝了的动物—古猫兽,熊、黄鼠狼、浣熊、狐狸、美洲小狼等许多动物的祖先很可能也是这种动物。根据考古发现的结果和对古生物的分析、研究,这种动物生活在树上,跟猫、狗有着相似的外表,身体较大,尾巴较长,腿较短,能象猫、狗一样自由伸缩爪子。家猫是由野猫不断进化而来的。亚洲家猫的祖先是印度沙漠猫、欧洲家猫的祖先是非洲山猫。一些古生物学家在南欧和北非的古代地层中发现了众多的野猫遗骨,因而可推测猫在上新世冰河期就已经是足迹遍布的野生动物了。在40000万年以前,地球上正是哺乳动物兴旺发达的时期,有一种动物叫做剑齿虎。它可以说是猫的最早的祖先,它在2万年以前已经灭绝了,现在我们只能在生物、地质博物馆看到它的化石,想象着它那令人生畏的样子
在40000万年以前,地球上正是哺乳动物兴旺发达的时期,有一种动物叫做剑齿虎。它可以说是猫的最早的祖先,它在2万年以前已经灭绝了,现在我们只能在生物、地质博物馆看到它的化石,想象着它那令人生畏的样子。还有一种说法是,猫和狗的共同祖先是一种很久以前就灭绝了的动物—古猫...

中国关于猫的传说、历史故事、神话

1、陆游一生笔耕不辍,其中写给猫的诗就有十多首,在诗人中堪称佼佼者。这些诗中,有姓名的猫有三只,分别是小于菟(小老虎)、粉鼻、雪儿。陆游之所以养猫,一开始也是为了收拾老鼠。他喜好藏书,家里就是个书窝,但老鼠一直来捣乱,把他的书咬得一片狼藉,他专门写过一首《鼠败书》,来控诉老鼠的“罪行”。由此,陆游便养了一只小猫,由于小猫擅长抓老鼠,还给它取了一个霸气的名字—小于菟,意思是小老虎。2、小猫具有灵性,生性喜爱整洁和清净,因此除了捕鼠用,古人还把猫当宠物养。唐代时,养猫的人就多起来,并且开始注重毛色和品种。到了宋代,城市经济繁荣,市民队伍扩大,人们对日常生活的兴致渐高,养猫也盛行起来。南北宋时,在杭州和开封,还有专门卖猫食和猫窝的市场。这些在《东京梦华录》、《梦梁录》中都有记载。南宋时,有着白黄色长毛的狮猫在达官贵人中尤为受宠。3、近代文人丰子恺也是爱猫如痴,他一生爱猫、写猫、画猫,与猫有着不解之缘,也留下不少与猫有关的趣话。抗战胜利后,丰子恺居住在杭州。有一回,他养的猫丢了,十分着急,马上刊登寻猫启事,上面写着,对找到猫的人予以酬劳。朋友们见他如此难过,又为他的爱猫之心所感动,不约而同地送来10多只猫,有大有小,有黑有白。虽说丢了一只猫,得到一群猫是因祸得福的事,可各种麻烦接踵而来。一群猫待在一起,将家里闹翻了天,还要吃要喝,弄得难以招架。丰子恺不得不紧急组织召开家庭会议,商讨猫的伙食标准问题。标准定低了,亏待了猫;定高了,猫又与人争食,一度让他头疼不已。4、沈榜在宛平知县任上编写的《宛署杂记》,其中就记录了嘉靖皇帝和他的爱猫霜眉的故事。这猫很讨皇帝喜欢,旦夕陪伴在他身边,宛如侍从一般。皇帝休息的时候,它也不走,必等主人醒来才肯离开,进食或如厕。明世宗就封他的爱宠为“虬龙”。一日,虬龙步履蹒跚哭号着上前,不一会便走开。人们很快发现,虬龙静悄悄地死了,而它临死前还惦记着要跟主人诀别。朱厚熜惋惜之余,命人将爱猫葬于万岁山,立碑曰“虬龙墓”。5、众所周知,齐白石画虾堪称画坛一绝。他的笔下,也经常能找到猫的身影。齐白石喜欢将猫与老鼠画在一起,画面颇有故事情节,妙趣横生。在众多“画猫”的水墨画中,《油灯猫鼠》是情节感最强也最幽默的一幅。画面里,老鼠偷油,猫坐在地上守候观望。最有趣的是他的题字:“昨夜床前点灯早,待我解衣来睡倒。寒门只打一钱油,哪能供得鼠子饱。值有猫儿悄悄来,已经...

猫在中国历史上是什么时候出现的?

对猫类的记载及文献是中国西周时代的《诗经?大雅?韩奕》,当中内容写到:「有熊有罴,有猫有虎。但诗句中将猫与熊、虎等并列在一起,似乎不是指家猫。战国时《庄子?秋水》中提到「骐骥骅骝,一日而驰千里,捕鼠不如狸狌」。狸狌在古代中国多指野猫,但若把猫和良马对比,则很有可能是指家猫。直到西汉初,据《礼记?郊特牲》中才真正明确指出:「古之君子,使之必报之,迎猫,为其食田鼠也。已肯定猫为家畜,驯化了。大概埃及在大约3000年左右出现被驯化的猫,后成为埃及看守亡灵的的动物。简洁点:中国是在西周的时候出现了猫,但是是野猫;被驯化了的猫,直到西汉才出现!